我国外储规模上半年持续走高
2025-07-08 11:50 来源:中国网阅读量:10108
新一期外储数据出炉。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升幅为0.98%,而这,已是我国外储规模连续6个月呈现上升走势。
外储实现“六连增”
7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6个月呈现上升走势,从外汇储备规模整体来看,已连续19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关口上方。
国家外汇管理局称,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对于6月外储规模变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主要是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
具体到货币方面,市场对美国财政纪律、货币政策中立性、美元政治工具化倾向的担忧持续升温,美元信用受损,去美元化趋势加速,6月份美元指数下跌2.5%至三年来最低点96.9,非美货币集体升值,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上涨3.89%、2.1%,由于外储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升值增加了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
另在资产方面,6月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1%;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5%。温彬认为,债券、股票等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亦对外储形成有力支撑。
“6月美元大幅贬值推动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大幅升值的效应显著增强,这是6月外储规模增幅扩大的主要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同样称,背后是6月美国推进“大而美”法案,市场对美元信心再度出现动摇;其次,中美伦敦经贸会谈再次释放积极信号,全球主要股指普遍出现一定幅度上涨,美债收益率有所下行,美债价格上升。由此6月末我国外储中的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也在推高外储估值。
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尽管2025年6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八个月增加,但增量连续第四个月处于低位。
对此王青认为符合市场预期,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降温,避险需求弱化导致国际金价出现小幅调整,但仍处于高位。6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仍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
“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王青解释道。
众所周知,今年来黄金涨势迅猛,年度涨幅超25%,成为上半年表现最佳的大类资产,4月更是一举突破3500美元/盎司,触及历史最高交易价格,不过,进入5月、6月、7月,黄金价格震荡幅度加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7日20时30分,现货黄金最新价格报3302美元/盎司,跌幅1.03%,COMEX黄金期货跌幅0.95%,报3311美元/盎司。
业内认为,全球央行购金、地缘风险、通胀压力三大因素构成黄金上涨的“三重驱动”,而美联储政策转向与美元走势将成为关键变量。
对于后续黄金走势,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投资业务负责人杨振海认为,2025年下半年黄金价格较大概率宽幅震荡,但下行空间有限。中长期来看,美元信用风险和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等核心因素将继续支撑黄金牛市。
外储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
对于我国外储规模的后续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展望未来,温彬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发展动能减弱,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依然较大。但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对外贸易保持韧性,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实际上,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王青同样认为,外汇储备规模短期内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将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展望未来,王青认为,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背后是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7%,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
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由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