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药康网 >> 聚焦

又有2只基金发行失败,延期募集、费率优惠仍未能扭转局面

2025-03-18 00:40 来源:中国网阅读量:12332   

半个月内,已有3只基金发行失败。

近日,信澳通合进取三个月、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同日公告称,截至3月14日,因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延期发行、费率优惠活动,都未能让信澳通合进取三个月扭转发行失败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6月13日,信达澳亚基金旗下另一只混合型FOF基金——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同样发行失败,拟任基金经理也是王奕蕾。

公开资料显示,王奕蕾已拥有15年证券从业年限,2009年9月至2014年10月,就职于金鹰基金,历任研究部固定收益分析师、债券交易员。2014年11月加入信达澳亚基金,历任投资经理。

另据Wind数据,王奕蕾目前在管基金总规模不足1亿元,旗下在管基金共3只,均为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型”基金。

另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则同样经历了“延期发行仍失败归来”的尴尬局面。

据招募说明书,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在2022年10月便拿到了监管准予注册募集的批文,直至2024年12月16日才开始正式募集,延期发行已超两年。值得注意的是,与信澳通合进取三个月不同的是,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并未公开披露是否经监管准予延期募集的信息。

根据基金发售公告,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是龚霄。Wind数据显示,龚霄在管基金总规模为10.53亿元,截至3月14日,其旗下在管的两只基金均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整体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3月1日至3月15日的半个月时间里,已有3只基金发行失败,且数量已超去年同期。除了信澳通合进取三个月、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外,一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兴华兴盛纯债于3月1日公告称,因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沪上某公募渠道部人士表示,影响基金募资规模的因素很多,当前走势、未来预期、产品策略等是最为核心的三大要素,基金管理人、历史业绩、发行渠道、产品费率、投资者信心等也会影响新基金发行募集的规模和节奏。“但整体来看,年初至今,基金发行市场是正在回暖的。”

也有公募内部人士指出,尽管整体市场回暖,但投资者对不同基金类型和策略的偏好存在差异,如果基金产品在设计上可能未能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或者新发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经验不足、过往业绩未能获得市场认可,以及一些管理人更倾向于维护现有产品、对新基金资源投入有限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新基金发行的失败。

澎湃新闻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年内已有86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其中包括华安半导体产业、大成兴远启航、东方红远见精选、融通品质优选等主动权益类基金,也有国泰创业板50指数、国泰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富国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等被动型基金,还有中欧稳添90天滚动持有、万家鑫明等债券型基金。此外,部分基金不仅提前结募,还进行了比例配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