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药康网 >> 聚焦

“技术派”绿源集团控股频上黑榜,研发投入不及营销,业绩增速显著放缓

2024-10-22 03:25 来源:中国新金融网阅读量:8907   

一部车骑十年作为绿源集团控股差异化竞争的口号,表明了公司对自身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信心。但绿源集团却屡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点名。虽以技术立身,但绿源集团的研发成本仅销售及营销成本的六成。

证券之星注意到,作为电动两轮车行业的鼻祖,绿源集团在经营上却未能遥遥领先。上市后,其营收与利润增速显著趋缓,今年上半年已双双降至个位数。在产品端,其毛利率在上半年出现了退坡的情形,不及雅迪控股、爱玛科技(603529.SH)等竞争对手。

质量问题频出

就在前两个月,绿源集团刚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点名。据其发布的2024上半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情况,此次抽检共计146批次电动自行车不合格。其中绿源集团有7个批次出现质量问题,标称生产单位分别来自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东莞市小白智能出行有限公司,主要问题包括标识与警示语、整车质量、充电状态主回路保护、电气装置等。

今年以来,绿源集团多次被不同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抽检到产品不合格。7月1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其6款产品不合格;7月24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则抽查到有2款产品不合格;6月,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到1批次产品存在不合格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绿源集团成立至今已有20余年,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电动两轮车行业的企业,于2023年在港股上市。公司产品涵盖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品类,产品线全面覆盖低、中、高阶车型,策略重点聚焦中高端市场。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电动两轮车市场,绿源集团是业界的技术扛把子,其市场差异化策略也是围绕一部车骑十年的口号。今年上半年,绿源集团新增专利申请38项,新增专利授权76项。截至今年上半年,绿源集团共拥有623项专利,公司称其在发明专利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现实却是,提倡品质与耐用性的绿源集团因为产品质量屡踩安全红线,对于以技术立身的品牌而言,不免有些打脸。

就技术投入而言,绿源集团的研发成本较上市前显著增长。数据显示,绿源集团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成本同比增长19.02%至9196.9万元,对应研发费用率约为3.6%。2021-2023年同期,其研发成本分别约4548万元、4484万元、772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绿源集团的研发投入远不及营销投入。今年上半年的销售及营销成本为1.51亿元,同比微降0.24%。绿源集团表示,本集团紧紧围绕着一部车骑十年差异化营销主题,运用跨传统及新媒体渠道的多种营销工具,提升绿源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毛利率不及同行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绿源集团的营收从23.78亿元增长至47.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8%;对应溢利净额从4028.1万元增长至1.18亿元,对应复合年增长率为71.2%,业绩的高增主要来自产品销量的大幅增长。但上市首年,绿源集团却交出了一份增速大幅放缓的成绩单,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年内溢利50.83亿元、1.46亿元,同比增长6.27%、23.36%。

今年上半年,绿源集团推出了20多款新产品,其中包括S90、Moda8、Cola10,但产品线的丰富未能改变增速放缓的现实。上半年,绿源集团营收约25.34亿元,同比增长3.2%;期内溢利约6598.8万元,同比增长9.6%,不复以往高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仅政府补助就达到了2714.9万元,占期内溢利的比重约四成。

分产品来看,绿源集团今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销量增长约32.2%,因此该产品实现收入15.46亿元,同比增长25.09%,收入占比提升至61%。但电动踏板车收入同比下降39.62%至3.45亿元,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电动轻便摩托车的需求持续下降,导致其销量减少约29.9%,该下降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

证券之星注意到,绿源集团的表现与行业发展趋势紧密关联,自从2019年新国标催生了增量需求,换代红利下电动两轮车的销量在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随着各地换新过渡期陆续结束,电动两轮车便逐步过渡到了存量竞争的阶段。

据绿源集团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对企业和机构客户的销售量达到约42万台,超过了去年全年销量。但从盈利指标来看,绿源集团陷入了量增价减的境地。今年上半年,绿源集团的毛利率为12%,较2023年末的13.4%下滑了1.4个百分点。

与同行公司相比,绿源集团产品的盈利能力被甩在了后面。今年上半年,雅迪控股的整体毛利率由去年末的16.93%上升至18%;爱玛科技的毛利率为17.83%,高于去年末的16.51%;新日股份的毛利率也达到了15.92%。

从半年报可知,绿源集团毛利率薄弱和销售成本过高有着重要关系。今年上半年,绿源集团的销售成本为22.31亿元,同比增长3.31%,占同期营收的比重为88.04%。其中,原材料及耗材的支出高达约20.68亿元,占到销售成本的近93%。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